和平时期,年满十八周岁,便是成年人,并且享有法律赋予成年人的义务和权利。而且现实生活中,有不少年满十八岁的青年,虽然脸庞稚嫩,也会选择去当兵入伍保家卫国。
但回望历史,在中国近代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,其实有很多革命军人,在未满十八岁之前,就拿起钢枪,去为国家存亡而战斗。
他们也用漫长的革命人生,在民族历史上,谱写出辉煌的篇章。在诸多英雄人物之中,大将陈赓便是年少入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。
1903年,陈赓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。从晚清时期曾国藩编练湘军起,湖南这片热土便留下了尚武的精神。这里的人们吃苦耐劳,精诚团结,战斗勇敢,不怕牺牲。
而陈赓的家乡,也有很浓重的尚武之风。并且陈赓他们家族,在当地十里八乡也是有名的将门之后。
陈赓的曾祖父,在晚清时期,便是曾国藩湘军里面的高级将领,而到了他这一代,父母却更想让陈赓走科举之路,将来考取功名,当个文官。
展开剩余85%毕竟他们家族上几代人中,有不少都战死沙场,于是陈赓很小的时候,便被父母送到私塾去学文化,准备将来参加科举。
但陈赓或许是继承了家族中尚武的基因,从小性格开朗,而且比较顽劣。很喜欢跟小伙伴们打闹,甚至还偷偷跟别人学习武艺。不过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之下,陈赓的学习成绩倒是也很不错。
1916年,陈赓十三岁的时候。当时,辛亥革命已经取得成功,腐朽的清政府已经荡然无存。中华民族进入了民国时代,而革命浪潮也已席卷全国,尤其是广东及武昌地区,革命热情最为高涨。
基于晚清时期,湖南湘军的威名,所以邻省广东闹革命,自然不会忘记湖南人。于是在那个年代,很多广东军阀都打着“闹革命”的旗号,去湖南各地招兵。
年仅十三岁的陈赓,也被去广东“闹革命”所吸引。于是他便偷偷地从家里拿了点钱,留下一封信,并且还扛上家里的那把“土枪”,就跑去一个广东军阀那里报名参军。
当时负责招兵的人员,看到十三岁的陈赓个头还没那把土枪高时,又气又乐,并且还和他说:小孩子懂什么是革命,知道怎么开枪,怎么打仗吗?赶快去别处玩去。
陈赓听到招兵的不要他,陈赓也急了,他提高了稚嫩的嗓门,跟当兵的说了一堆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大道理,并且表明了自己闹革命的决心,而且也为了证明自己能打仗,陈赓还端起那把比自己都高的土枪,对着天空放了一枪。
招募士兵的长官,听了陈赓一席话,并且看他还会打枪,也是很吃惊。于是便收下了陈赓,之后便带着陈赓去往广州,进入了一个军阀的武装部队。
陈赓虽然年龄略小,但是脑子很活,并且他从小也读了不少书,对于很多大道理也颇懂。他跟随那个广州小军阀,前前后后打了五年仗。
但后来他越来越觉得军阀部队,根本不是为国为民的革命部队,反而更像是为了军阀个人利益而聚集起来的私人武装。于是陈赓开始厌烦在军阀部队里作战,甚至萌生了离开军阀部队的念头。
1921年,在陈赓十八岁那年,他经过反复思虑,终于下定决心,离开了那个广州小军阀,重新返回湖南长沙,进入新式学堂,去探寻真正救国救命的革命思想。
这一选择对陈赓日后成长,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在长沙学堂里,有不少进步青年组成的革命社团,他们经常讨论真正的救国救民革命精神,陈赓也很受鼓舞,于是不久后,便成了革命社团中的活跃分子。
在长沙那段时间,陈赓还经常去书店买一些革命思想方面的书籍,一来二去便和书店老板成了好朋友,随后在书店老板的引荐下,陈赓结识了正在长沙周边组织农民运动的毛主席。
他们二人第一次见面,便聊得很投机,陈赓虽然当时年龄不大,但毛主席觉得陈赓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,却颇为深刻。而且毛主席也万万没想到,还不到二十岁的陈赓,便已经在广东地区打了五年仗,并且还能充分认识到军阀的反动性。
在陈赓眼里,毛主席对于革命形势判断,以及共产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思想,认识非常深刻,从毛主席口中阐述出来的民族革命意义,让陈赓为之叹服。
毛主席对于陈赓而言,就如同革命道路上的一座灯塔,给他照明了革命奋斗目标。在毛主席的影响下,陈赓很快便离开学校,正式跟随毛主席,投身到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之中。
时光流逝,岁月转换。1939年,陈赓已经从当初的一名毛头青年,成长为共产党革命队伍中,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。
但陈赓的个人情感婚姻却颇为悲惨。早期参加革命时,陈赓也有过一任夫人。二人在革命岁月中,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。
但在一次作战过程中,陈赓夫人为了掩护部队撤离,在战场上光荣牺牲。从那之后,陈赓便成了孤身一人。而且以往开朗的性格,也有所转变,时常闷闷不乐。
那时候,邓小平正是陈赓部队的政委。当时的邓政委看到陈赓这个精神状态后,经常开导陈赓,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。当时邓小平觉得,陈赓夫人已经牺牲五六年,要想让陈赓从悲伤中解脱出来,最好还是尽快让他再找个夫人。
于是邓小平便在部队休整时,开始抽调一些女同志,进行文艺演出,并且每次还拉着陈赓一起去看演出。
一来二去陈赓还真在演出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叫傅涯的女同志,二人很投缘,不久后便恋爱并且准备结婚。但陈赓作为共产党队伍中的高级将领,他的结婚对象,要进行严格的政审程序。
而傅涯同志,由于之前在敌人后方,干过潜伏工作,于是便有一些人说傅涯同志“政治不够过硬”,需要再经历一段时间考核。
当时可把邓小平急得够呛。好不容易陈赓走出丧妻之痛,又开始了新生活,不能因为这些没根据的事情,影响到陈赓和傅涯的婚姻大事。
于是邓小平向上级打报告,并且愿意亲自为傅涯同志作政治上的担保人。在邓小平的担保下,陈赓和傅涯顺利结婚,并且一直白头到老。
新中国成立后,陈赓每当聊起家庭话题,便经常跟人开玩笑说:当年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,要是没有邓政委给我担保,或许我后半辈子可能就打了光棍喽。
声明: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天津市